ID489191792

憨憨挠头.jpg

音乐剧《三百年的摇篮曲》剧评

   当我们要讨论一部舞台作品,无论是话剧、音乐剧、戏剧还是其他形式的舞台艺术,大都离不开剧情、角色、音乐、舞台美术等等。舞台剧作为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表演形式,需要平面和立体的结合、时间和空间的结合,内在和外在的结合。
  《三百年的摇篮曲》是一部以《刀剑乱舞》游戏为背景的2.5D音乐剧,讲述的是刀剑男士笑面青江和大俱利伽罗在远征的过程中,遇到了时间溯行军,在打斗的过程中突然被人临终托孤,之后与为了寻找他们而来的石切丸一行人会合才发现婴儿竟是竹千代也即未来的德川家康。众人为了实现刀剑男士的使命,肩负起了再现历史的责任,开始修复被烧毁的冈崎城,扮演被杀害的松平家的家臣并抚养小竹千代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家康的儿子信康的出生,为了尊重信康自杀的历史,他们不得不与自己的内心不断斗争……
  本文将分析《三百年的摇篮曲》中剧情、角色的冲突,以及主要的看点。

(一)内在冲突
1、角色的内在冲突:在整个剧情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角色都表现出了个体的矛盾。
    ①石切丸:这个角色在游戏中的性格还是挺分明的。在日常的语音内容里可以看出是一把具备神性的刀剑,“祓いたまえ、清めたあえ”可以听到洗脑。看起来是个非常温柔平和的人,但是带他出阵的时候会听到一句有点烦躁的“啊!还在加持祈祷中呢!”可以看出其实是个很有性格的人而不是那种表面上的老好人,认真起来可能吓死人(参见游戏中石切丸的真剑必杀造型)。在音乐剧中,由第一部的《阿津贺志山》就奠定了石切丸的性格基础——待人温和但触及原则的问题会严肃对待、决不一味迁就。在这部《三百年的摇篮曲》中,石切丸延续了前作的性格,同时也加入了“人性”的一面。与其说他爱好和平,不如说他渴望救赎全人类,全人类都是值得同情的。从一把御神刀的角度、一个“神”的角度,他会希望所有的人都平静地过着自己的生活,无病无灾,所以看起来也总是在做加持祈祷。虽然不喜欢战争但不会将它挂在嘴边,非常的隐忍,对于一些不得不做的事情不放弃以武力解决,他会思考人类为什么要战争,同时为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所有人祈祷。他的内心矛盾主要集中在这一部中体现出来的“人性”的一部分,一方面他必须坚持自己刀剑男士的身份,而刀剑男士的原则就是不能违背历史的发展,另一方面他面对信康必须死去的史实在内心中是非常抗拒的,主要表现在即使已经拔刀想要斩杀信康时,久久无法下手。他内心的这种纠结在历史上的信康自杀之日前必定存在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也许在一开始决定扮演服部半藏时只是出于队长的职责,但在与信康的朝夕相处中,他开始渐渐地对“历史”产生了抵抗心态,这明显地体现在他多次拒绝与笑面青江交谈,因为他知道笑面青江想与他讨论这件事,他在一边给自己做心理建设一边逃避这种痛苦。而最后信康为他挡刀而死促使他的“人性”完全覆盖了“刀性”或者说“神性”,他在与检非违使的战斗中说了“貴様”这个词,这可以说是非常反常的事情,他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理性了。这样鲜活的石切丸正是在这一连串的内心冲突中造就的。
    ②笑面青江:整部音乐剧中最具“刀性”,几乎完全将自己“物化”的刀剑男士。在这部音乐剧中,与石切丸的“人性”相对应的是笑面青江这样的几乎是旁观者视角的“刀性”,从笑着对小婴儿说没法帮到你到因为抱着小婴儿感受到了奇妙的触感而觉得很新奇怀疑自己是否饮血过度,在和石切丸的对话中体现出的是一个对人类世界知之尚少的、和石切丸这种长年累月与人类交流的截然不同的青年形象。到后来的抱着小婴儿说要不要吃掉你呢,可以看出是一个将人类这种有思想情感的生物和只凭直觉生存的猫、狗相提并论的人(或者说刀?)。但是在他身上产生的一个奇妙的矛盾居然是——他第一个察觉到了石切丸内心的纠结,并且反复多次地想要与石切丸分担这种他不一定能够理解的痛苦,当石切丸明确地拒绝他的交谈时他是非常失落又无奈的,情绪变化十分明显——作为笑面青江,他的标志性笑容会瞬间消失。在整个剧情的发展中,他是唯一一个没有具体地展露对家康、信康情感的人,但音乐剧末尾对石切丸的一番话却反差一般地更清晰地体现了他其实是有人类情感的,只是他的表露方式和其他人不一样,不那么外在罢了。另外还有一点值得提出,虽然从外表上他是个有些俏皮爱开玩笑的看起来好像不太靠谱的年轻人,但在扮演酒井忠次这个角色时一直尽心尽力地去还原历史上于竹千代而言作为“老师”的这样存在。
    ③大俱利伽罗:将自身“刀具化”的另一个存在,一直在强调作为刀剑只需要战斗就足够了。在石切丸看来是过于冷血了,但是俱利的想法其实没有任何问题。信念不同,立场也不一样。但是石切丸希望俱利能够理解人类情感和“人性”,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是有利于俱利自身发展的。他的内在冲突主要体现在石切丸对家康说他是榊原康政的那一刻他短暂的考量与祭奠吾兵的场景,他的内在冲突是促使他的个性转变的关键。他和石切丸在吾兵墓前的突然比试其实也是体现这种转变的一种形式,先拔刀的是俱利,他的这个举动在这里可能也是对这种人类感情从困惑不解到稍微有一点明白了的转变在情绪上的显现。
    ④物吉贞宗:最像“人”的刀。物吉是陪伴了德川家康一生的刀,对家康和信康的感情应该也是最深的。而这个角色也是情感外露最明显的。物吉完全融入到他所扮演的角色中去了,作为家康的童年玩伴,再到陪伴信康长大,孩子气地认为信康就应该这样继续活下去。但是他又很容易地就被石切丸说服了,记起了刀剑男士的使命,转而很讲义气地向其他人表示自己也可以做到。最后在家康临终时抱着家康,满脸泪水地唱着摇篮曲,以至于被青江说要保持笑容。这可是当年物吉安慰因为没有父母而伤心的竹千代用的理由呢。
    ⑤蜻蛉切:正直且忠心耿耿的三名枪之一,内心的最大冲突是担心自己能否很好地扮演曾经的主公本多忠胜,说到底就是对自己不够自信外加过于正直。在物吉的劝说下忽然理解了扮演本多忠胜的意义,并且明白了其实自己可以只做自己就好,即使是做自己也能够实现让原主留名青史的目的。另外,作为千子村正的同门刀剑,他自认有承担妖刀传说的责任,他对千子村正既关心又烦恼,烦恼的是千子村正时不时的恶作剧,关心的是更深层次的村正对自己背负的妖刀之名的伤痛。
⑥千子村正:表面上是个喜欢对着别人说“一起脱吧”这样不正经的话的人,实际上内心是在乎历史上对其赋予的“妖刀”的评价。也因此对德川家康有着像小孩子之间互相嫌弃一样的偏见,一方面嘴上总说着自己是妖刀好像满不在乎,另一方面又在夜深人静之时想起自己遭遇的不公待遇而有些伤感。在剧情发展的过程中,对德川家康的看法也从嫌弃(没有人气、老奸巨猾的狐狸)到后面的承认(对自己的family如此珍视),从而开始扮演井伊直正加入德川家成为家臣。在最后要斩杀信康时主动提出可以由他动手,因为他也不差妖刀这个称呼了。

(二)外在冲突:
    ①大俱利伽罗与石切丸的理念冲突:丸根砦之役中,石切丸因为自己斩杀了过多敌方士兵陷入了一时的迷茫,理智回潮后又不得不继续战斗。而大俱利伽罗则在消灭所有敌人后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就这样吗(こんあものか)”,这深深地刺激了用自己的双手斩杀了可能曾经向自己祈愿的老百姓而痛苦的石切丸。
    ②物吉和石切丸的立场冲突:在他们俩在斩杀信康之日的对话中,物吉作为德川家的守护刀剑而向石切丸提出了为什么要没有理由地杀人的质问。其实杀信康怎么会没有理由呢?历史是如此演进,守护历史的人也应当尊重历史发展的流向,这就是理由。但石切丸并没有眀说,而是说他认为不管有没有理由都不应该杀人。在理性与感性的碰撞中,理性的那一面占了上风。石切丸在为自己做好了自认为是无懈可击的心理建设后,认为同是刀剑男士的物吉肯定也会这么想。然而物吉也一定非常难受,身为要为德川家带来幸运的刀,却需要看着信康死去,他的心中的不甘愿和痛苦可能比石切丸更甚。
③与检非违使之间的冲突:其实就是与史实的冲突,检非违使也是代表了消灭不该存在在真正的历史中的人、事而存在的立场。在剧中,信康被培养成了一个优秀的青年,但这也意味着信康悲惨的结局的悲剧性加深了。但是如果要维护历史的话,信康是非死不可的。这是刀剑男士们与历史的矛盾,也是令观众异常揪心的部分。而通过这种矛盾,整部剧的悲剧色彩会变得浓厚。黑格尔说:“通过这种冲突,永恒的正义利用悲剧人物及其目的来显示出他们的个别特殊性(片面性)破坏了伦理的实体和统一的平静状态;随着这种个别特殊性的毁灭,永恒正义就把伦理的实体和统一恢复过来了。”这种悲剧的美感也使整部剧的情感主题得到了升华。

(三)看点:
  整部音乐剧共有三个小高潮和一个大高潮。小高潮分别是:丸根砦战役后石切丸与大俱利伽罗的冲突;在姊川合战中蜻蛉切被点醒;吾兵为救信康而死。一个个小高潮迭起到最后促成一个全剧高潮即信康之死。
  ①出场人物对战争的态度:
    青江认为石切丸是为了让战争消失而战斗的。也许石切丸确实是这样想的,这种想法和德川家康的想法在某些方面不谋而合,但是又不完全一致。石切丸很显然是想通过某种玄学让战争突然消失,和平突然出现,没有任何人需要为此献出生命。而德川家康作为一个人类,是从人类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的,家康想要实现的和平是通过战争来产生胜利,战争并不是没有意义的,赢的人可以拥有权力建立一个新的秩序,同时他也有责任去维护这个秩序。这个和平的实现必须有流血、死亡的铺垫。
    大俱利伽罗和吾兵这对师徒对战争也存在截然不同的观点。吾兵厌恶战争,而大俱利伽罗认为他只需要战斗。但是在吾兵死去后,俱利对战争的看法发生了明显的转折,他开始思考战争结束后他会过上什么样的生活,而和平的世界也值得期待。
  ②石切丸对信康的纠结:
    石切丸认为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有问题(親ばか),这里是为了引出信康之死。主流上认为造成信康自杀悲剧的原因是:信康本身是一个性格暴躁的人,其妻为织田信长之女德姬,德姬嫁过来后和信康以及信康的母亲筑山殿有诸多矛盾。继而引起了织田信长对德川家康的不信任从而使家康杀妻灭子。刀剑男士来到这里的任务是要再现历史,而在他们的培养下,信康成为了一个很出色的青年,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优秀的年轻人不得不按照历史的走向死去,是一件非常痛心的事情。其次,石切丸在整个教育信康的过程中也和他产生了极深的感情,对于普通的老百姓、在战争中战死的己方士兵甚至是敌方士兵都充满同情的石切丸来说,要送信康走上一条死亡的道路足以令其痛彻心扉。在此处撕掉自己写的内容,有可能是记录了一半发现把自己的心里话(不愿意信康自杀)说出来了,但是身为刀剑男士最重要 的是维护历史的走向,而作为一个非常自持、有原则的神剑,他会觉得自己的想法是错的,不能让这种想法存在。还有可能是因为在回忆里感到非常痛心,故而书写几笔后难过到无法继续写下去所以干脆撕掉。
  ③吾兵在剧中的作用:
    平民百姓是十分渴望和平,想要安定的生活的。但是在战乱中许多人流离失所,像吾兵这样的其实是这些手无寸铁的为战争所苦的穷困百姓的代表。对于信康来说,他是能给信康带来普通老百姓价值观的传授者,同时也为后面信康以吾兵之名在挂川继续生活埋下伏笔(只是猜测)。同时,吾兵也是促成大俱利伽罗心态转变的重要人物。
  ④信康之死:
信康是一个温柔善良的好青年。他看不到战争的尽头,同时无法承受战争中诞生的诸多悲剧。他理解父亲对待战争的态度,而自己则太过软弱了。恩格斯将悲剧定义为“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无论在剧中还是在现实中,信康都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在这部音乐剧中,信康首先继承了父亲不好战斗、心怀慈悲的个性,其次在刀剑男士和吾兵的影响下拥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如果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他可能会成为一名对国家产生重大影响的人才。他的不幸来源于这个战乱时代对人的精神压迫以及由于他个性所产生的内心的痛苦,这是时代和环境一同造成的。

(四)主题
  放到最后随性地说说。我个人认为这部剧有点复杂,首先你如果非要给它安一个核心精神那可能是“真善美”,传递“人性”之光。剧中有大量的人类最质朴的想法,像大家共同渴望的和平,对民生疾苦的描述,对人性的追求等等,感觉似乎有点散。但是作为一部2.5D的音乐剧,它的价值所在是以真人的形式重新诠释游戏中的形象,给游戏爱好者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角色之间的羁绊,给非游戏玩家带来精神上的共鸣和享受。它的音乐非常动人,那首《风车》始终在我的脑海中徘徊,而且每次听到都会让我联想起最后的信康之死与家康的临终。但单纯的音乐只能产生形式上的外在美感,好音乐也必须搭配好故事才能够打动人。我认为《三百年的摇篮曲》不仅仅是带我们走入有我们所喜爱着的刀剑男士存在的历史现场,也向我们将一个感人的故事娓娓道来。

PS:我发誓明晚一定更文😂我不该熬夜写小作文的
以及,突然引用一些学术资料好像很奇怪但是根本没法控制自己不引用(而且引用完还不打注释真是太坏了)

评论

热度(54)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